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Pasela'an 緩緩書屋

Pasela'an 緩緩書屋

營業時間:週三至週六日13:00-18:00

地址:花蓮縣光復鄉大安村中正路1段2巷23號

相關連結: 社群網站連結

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鄰近光復火車站,店內以原住民故事、台灣故事繪本書籍展售,立志成為在地文化聚會所,一起來緩緩入夢閱讀書屋吧!

閱讀釀作 移聚共生 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
文 圖:Awa 劉于仙

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位在花蓮的光復火車站旁,一間有著琉球老松與高大麵包果樹陪伴的百年日式木造老屋。祂建造於大正時期,原本有一整排的木造老屋宿舍群,現在唯獨留存這間舊時的台鐵站長宿舍。

「我修好囉,你們要不要來用?」
因為一句話,牽起了我們和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的緣分。

九年前的這裡,是唐一秀老師的「木頭玩具工作室」,她想要學習大正時期的木造建築工法,一邊拆解木造結構,一邊修復老屋,一邊製作木頭玩具。我們時不時都會前往拜訪聊天,聽她分享製作木作榫接結構心得,或是裝修老屋的電氣設備、挖設廁所等工程。沒想到竟然有一天,我們真的接下這棟台鐵老屋了。

「我們不是書店喔!」的書屋
承租空間初期,一群地方青年夥伴一起打掃滿是厚重木灰、木屑碎木的工作室,經過整理清潔之後,老屋的溫馨感覺逐漸顯現。大家有力出力,有物資出物資,將家中的桌椅、杯盤餐具、書架等等,都分享捐贈到這裡。此外,我們也佈置了一面原住民繪本書牆,希望能夠和前來的朋友們分享母語閱讀和族群文化學習。來訪的朋友們開始詢問能不能買書、訂書?或是可以幫忙挑書、推薦書嗎?

「我們不是書店喔!我們只是想分享這些書給大家看。」
「你們也可以考慮在這裡開一間書店啊!」

的確!我們當時已經獨立製作了兩本阿美語繪本《Talacowa Kamo 循山》與《Ma’iyakay ci Moli 貪吃的姆力》,好像也可以開一間書店,開一間有原住民文化及台灣故事相關的書店……自己訂書,也幫忙客人買書;自己挑書,也幫忙客人選書。沒想到竟然有一天,我們「被推動」開了一間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。

「一口氣」書店=Pasela’an=緩緩書屋
故事開始是這樣子的:有一群人一起在花蓮生活著,大家有各式各樣的斜槓工作,有人是專長攝影,在國小當代理教師;有劇場導演,在地方店家駐店;有廣電專長,兼職接案的藝術行政;有部落畫家,從事部落文史調查工作;有新聞紀錄專長,在母語沈浸式幼兒園。每個人定居/移居/返鄉原因大不相同,但是都憑靠自己的能力留在花蓮了。因為這群忙碌人兒們的聚合,我們決定書店的名字叫做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,阿美語的意思是「呼!讓生活喘一口氣」吧!就這樣,2021年的農曆初四(2月15日)正式對外開業,我們想讓這裡成為大家一起來休息、喘口氣和生活的空間。

我們從來不只是「我們」,期許這裡成為一群人流動、遊走、共做生活的空間。

說 原 本 土地的故事
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辦理各式工作坊、音樂會、講談、交流會、紀錄片放映,投入製作紀錄、資料採集工作,透過青年培力蓄積能量,更長遠的路是互相扶持與永續產出。辦理活動皆由地方青年分工協力,匯集青年所長,也在合作過程中培養默契經驗,最實質的勞務費用更能支持青年在地維生。

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選書多與原住民文化或台灣故事書籍有關,也會介紹花東文史或是地方特色,期待透過書籍讓來客認識我們腳下與泥土的故事。因為書屋位居兩大阿美族部落(馬太鞍部落與太巴塱部落)的土地上,面對部落的口述歷史與傳統領域議題,須培養往下扎根的豐厚涵養,建立族群脈絡的文學眼光及對作品有識讀與判斷能力,從地方田調認識部落發展,除了在地議題的探討之外,也學習建置與保存族群知識體系。

在地發掘與共同創造
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透過書與知識成為彼此互相關心、照顧的場域。實體的圖書陳列或是辦理各種活動,甚至有朋友發起想自辦展覽、音樂會,或想帶孩子來書屋野餐、夜宿,都是很棒的事情!這裡從來不只是「這裡」,每一次都是大家對書屋空間創造出不同的想像,成為大家共同分享付出的地方。

我們也透過臉書粉專分享店內訊息,讓更多人認識花蓮在地遊程、文化課程,展售獨立出版的原住民繪本,介紹部落長者們的手繪明信片、部落工藝師製作的小陶壺鑰匙圈,各式各樣的賣物出現,讓販售平台也成為外地朋友認識部落的媒介。現階段提供的下午茶飲品與好好小姐的手工餅乾也是使用花東食材。一切都以「書屋」作為載體,讓更多人認識花東的在地好食好物。

Sakalatamdaw 成而為人
我一直都認為「看書」像是通往新世界,或是認識一位部落耆老,其中所蘊藏的知識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;「書屋」則是「耆老們的聚會所」,面對我們對於生活的提問或是茫然,都能給予開導人生的方向。

「Sakalatamdaw 成而為人」是阿美語裡面很重要的詞彙。成為人,成為自己,成為共同,要成為什麼樣的人,我們都在成為~的路上。以「成為一間書店老屋」作為主體想像:老屋是包容大家,也鼓勵大家做喜歡做的事情。因為有祂,才有大家的聚集,現在則是繼續一起一起在這裡「Pasela’an 緩緩書屋」。

頁面置頂按鈕